職場情報

主頁 > 職場情報 > 城大學者自資拍紀錄片 喚起關注弱勢女性

城大學者自資拍紀錄片 喚起關注弱勢女性

  • 02 Feb 2024
林芬是城大媒體與傳播系副教授兼協理副校長(環球戰略)。
林芬是城大媒體與傳播系副教授兼協理副校長(環球戰略)。
林芬是城大媒體與傳播系副教授兼協理副校長(環球戰略)。
■林芬(左)與聯合導演白杉(右)。
林芬是城大媒體與傳播系副教授兼協理副校長(環球戰略)。
《瓊英卓瑪:次第花開》在第三十九屆華沙國際電影節榮獲最佳亞太電影評審團大獎肯定,圖為林芬(前排左一)與聯合導演白杉領獎後致謝。

溫柔的力量細水長流,城大學者林芬與團隊用七年時間拍攝和製作紀錄片《瓊英卓瑪:次第花開》,記錄尼泊爾佛教尼姑瓊英卓瑪從被家暴的困境中絕處逢生,以歌聲改變當地女孩命運的故事,深入探討尼泊爾教育體系,乃至全球女性地位等議題,獲國際電影節大獎肯定。她期望,喚起公眾對女性教育權的關注,「我想讓大家知道,世上還有一群女孩正為自由而努力。」

 

「我長大後是不是也要嫁人?」尼泊爾加德滿都一個貧苦家庭,傷痕纍纍的小女孩抱着遍體鱗傷的母親問道。女孩記憶裏的童年,父親狂暴蠻橫,不由分說毒打她和母親,只有默默哼唱的歌聲,能分擔一點痛苦。她心想,婚姻糟透了,「出家」是逃避捱打的唯一方法。

 

十三歲那年,女孩為擺脫「命運」削髮為尼,到藏傳佛教的寺廟修行,隨祖古烏金仁波切禪修,唱誦梵文。她空靈純淨的歌聲撫慰人心,登上國際舞台,成為世界知名的「詠唱尼姑」;她創辦女尼寄宿學校,為同樣「命運」的女孩提供免費住宿和現代教育。她是瓊英卓瑪(Ani Chying Drolma),為女性發聲的歌唱家。

 

瓊英卓瑪以歌聲 改變女尼命運

許多知名導演曾想把瓊英卓瑪的故事搬上大銀幕,均被她婉拒,最終她答應了學者林芬和其團隊的邀請,與學校的小女尼一同拍攝紀錄片。七年後該部名為《瓊英卓瑪:次第花開》的電影面世,由林芬和媒體人白杉聯合執導,已故北京電影學院教授司徒兆敦和紀錄片導演周兵任監製,奧斯卡紀錄片獲獎者楊紫燁任顧問,記錄了瓊英卓瑪為女性受教權奮鬥的歷程,日前在第三十九屆華沙國際電影節榮獲最佳亞太電影評審團大獎和最受觀眾歡迎獎。

 

林芬是城大媒體與傳播系副教授,畢業於芝加哥大學社會學系。她說,與瓊英卓瑪相識相知的源頭,是2012年與系上學生到瓊英卓瑪創辦的「聖度母學校」考察。當地重男輕女的文化,不少女孩將出家視為唯一出路。該校專門為女尼提供免費現代教育。某次學校下午茶時間,林芬目睹有小女尼坐在操場邊,一邊喝茶,一邊看英文報紙,「夕陽打在她身上,我覺得好美!我很好奇是甚麼樣的人,能夠幫助這群貧苦的女孩保存女性的優雅。」

 

回港後,林芬持續關注瓊英卓瑪,直至2015年,瓊英卓瑪身體抱恙,擔心校內女尼失去庇護。那年,林芬和瓊英卓瑪再次見面,「我覺得在那場對話沒有說服與被說服,我把我們想做的事告訴她,她認為時間到了、人對了,就開始了。」

 

電影的主線圍繞瓊英卓瑪的成長和變化,並以其音樂串聯不同故事,副線記錄四位不同年齡段的女尼,比喻瓊英卓瑪的過往,以及選擇不同道路的可能性。為了深入了解女孩的故事,林芬和白杉曾到學校暫住,與校內數十名女孩逐一對話,「我們做了很多預採訪,素材量遠比現在呈現的要多。」

 

「她們看起來很陽光、很優雅,但每人揭開傷疤都有悲慘過往。」她舉例,副線的一號女配角卓瑪次仁是營養不良的八歲女孩,女孩的母親懷孕時被關一周沒飯吃,「她媽媽說起這件事時眼中仍帶着仇恨,有次她丈夫喝醉酒回家,把汽油倒在她身上,點了一根煙扔過去,她抱着孩子跑出去,在地上一直打滾,才把身上的火撲滅,我們聽到很多這樣的故事。」

 

個人爭取轉變為心靈自由

七年期間,她見證瓊英卓瑪和小女尼的變化。電影體現多種層次的自由,從瓊英卓瑪最早想逃離家暴,爭取個人層面的自由,後來找到「武器」,從教育和音樂入手,協助同樣「命運」的人擺脫困局,最後她不再受過去的苦難控制,圓滿父親遺願,回玉樹尋根,與同父異母的哥哥相見,並在家鄉開了場萬人演唱會,與過去好好道別,「放下痛苦,才能得到內在的自由、心靈的自由。」

 

電影的主角是瓊英卓瑪,但林芬看到的不止是一個人的故事,「三十年前瓊英卓瑪遇到的事,三十年後重複發生在這群女孩身上,這是一個社會性議題。我想讓大家知道,世界上還有一群被忽略的女孩,正為自由而努力。」她和團隊盼通過電影,投射出跨時空、跨地域的社會現象。那些恐懼、壓抑、絕望與荒唐的「命運」,此時此刻仍在世界某個角落發生。

 

片中擅長畫唐卡(藏傳 佛教的繪畫藝術)的三號女配角益西曲珍,當年在電視上看到瓊英卓瑪定下人生目標,希望成為唐卡老師,惟因家境貧乏,中途輟學工作。林芬事後有與她見面 ,「現實不允許她繼續學唐卡,她的靈氣被生活磋磨掉了。」

 

與之對比的四號女配角白瑪仁欽,在印度取得佛學碩士學位,返回女尼學校當校長。女孩畢業那天,瓊英卓瑪喜極而泣。種子一旦生根發芽,或會帶來無限驚喜。

 

盼特別展映 將訊息傳遞出去

「生命的苦難已經夠多,我想用影像把一絲溫暖留住。」林芬說,真正鼓勵人向前走的,是苦難中遇到的一點點善意和溫暖,「片名叫『次第花開』,次第是一個順序,花朵一朵接一朵盛開,希望能夠給那群女生,以及面臨同樣困境的女生力量。」

 

電影由白杉、林芬和主創團隊獨立投資,多年來跟隨瓊英卓瑪到八個國家和地區拍攝,因資金有限,需要聘請當地團隊協助拍攝,又因包含尼泊爾語、藏語、普通話、英語和廣東話多種語言,翻譯和剪接困難重重。無奈的是,因票房考量,紀錄片難被戲院安排上線,林芬說:「我們很希望做特別展映,讓更多女孩的故事能被看見、被聽見。」

 

參加國際電影節 爭取與觀眾交流

「我們是獨立電影,能入圍國際A類電影節,已經是我們可以奢望的最好成績了。」林芬分享參與華沙國際電影節的趣事,每場放映前後,她與聯合導演白杉均會到場,與觀眾交流,當日趁着觀眾欣賞電影期間,趕到頒獎禮會場,是畢生難忘的經歷。

 

林芬笑說,因較遲入場,進場後台上正描述一部電影的內容,「我和白杉還說,有人跟我們做類似的題材,要去看看別人怎麼拍的,就突然聽到我們的名字,一下子腦袋一片空白。」下台前,她與白杉約好以波蘭語的謝謝(dzikuj)作結,沒料講完後現場傳出笑聲,「後來才知道,我們發音不標準,把正式的『謝謝』講成隨意的『謝啦』。」

 

領獎後,兩人沒有參與記者採訪和酒會,匆忙趕回展映的戲院,與剛看完電影的觀眾進行問答互動,觀眾也為兩人高興。她希望對多年陪她走過來的白杉和團隊夥伴致謝,主創團隊、各地團隊也好,瓊英卓瑪本人也好,從未有人對她提出質疑或催促,「大家真的蠻寬容我的,還好對得起大家的信任。」

 

下一步,她將與城大的鄢秀教授合作,為紀錄片做出三條獨立的口述影像軌道,希望將來特別展映時,能邀請視障人士到戲院欣賞。



相關: 紀錄片, 弱勢女性, 瓊英卓瑪

Copyright © 2016 Job Market Publishing Limited. All Right Reserved. Reproduction in Whole Or Part Without Expressed Permission is Prohib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