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新聞

主頁 > 主題新聞 > 科大畢業生創平台 配對「產學研」合作

科大畢業生創平台 配對「產學研」合作

  • 22 Jan 2020
  大學科研成果要產品化,須有產業鏈支持和市場配合。科技大學有畢業生看準傳統工業和科研雙方的需求,與中華廠商聯合會合作,創立一個可為「產、學、研」三方配對的平台,以推動科研技術落實到業界轉化應用。平台成立短短數月已接洽約十宗個案,其中科大研究團隊研發的抗菌膜技術,已有廠家應用於食品包裝上,將低增值的傳統工序提升為高增值生產模式。

  科大電子及計算機工程學系博士畢業生徐光海,四年前仍在科大就讀期間就成立一家初創企業,在環保科技範疇發展。徐光海指,公司團隊成員有來自不同領域的專家,他留意到很多的科研成果其實只停留在大學研發,未有轉化應用,即使有業界渴求相關技術也「沒有橋梁將兩方連接起來」。加上他從廠商會方面知道,很多傳統工業也希望升級轉型,但苦於不知從何接觸新技術,於是與對方一拍即合,去年底正式成立平台,為本港廠家與大學及其他研究團隊作配對。

  「其實我們就像『信箱』收業界的『信』,例如某些工業有需要,想知道某一生產方法有否新想法(技術),我們就去找找看有否相關研究,幫雙方配對,促成合作。」徐光海表示,平台成立至今短短數月,已經接洽約十宗個案,當中包括由科大研究團隊研發的抗菌膜技術,「這項技術是以物理方式殺菌,可用於塑膠行業、食物包裝,有廠商會的夥伴廠商已在應用。」

  廠商會副會長盧金榮補充指,食品包裝是低增值的傳統工序,但添加了抗菌這項功能,實現高增值的生產模式,或能提升其銷售量,令本地工業升級。他稱廠商會檢定中心為廣泛的消費品供應鏈提供由檢測、驗貨到認證的一站式服務,自己也因此知悉不少廠家希望改善生產線等,認為和徐光海公司的合作,可令業界和大學科研拉近,科研界也知道業界的需要,「是產、學、研落地合作的模式。」

  徐光海的恩師、科大電子及計算機工程學系教授范智勇以往也有研發「氣體傳感器」,可讓本地食物加工廠探測食品是否出現異味,以便知道有否出現問題,加強品質控制。他認為本港發展創新科研,以及面向國際市場這兩點具獨特優勢,但在培育初創企業和產業鏈支持方面較弱,不及外國,因此幫助廠商和科研兩端連接十分重要。

Copyright © 2016 Job Market Publishing Limited. All Right Reserved. Reproduction in Whole Or Part Without Expressed Permission is Prohib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