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美與阿傑是一對情侶。阿美的父母從小就強調大家要開開心心,特別是每天一家人吃晚飯的時候,不容有人拉長面孔,否則一定被痛罵。日積月累,一家人便習慣了隱藏自己的不快情緒,就算極度難過,也只是躲在洗手間或大被蒙頭飲泣一番,連對父母也隻字不提。因此,她雖然對男友阿傑的情況有所不滿,卻不敢與他正面討論,深怕阿傑不能接受而失去這段感情。
類似的例子數之不盡,皆因人習慣將情緒分為好與壞,並讓之成為心理上的重擔。我較同意情緒本身是中性的,若一定要分類,可如前述分為產生動力的情緒和消耗心力的情緒兩種:前者包括一切令人好受的情緒,如快樂、興奮、被愛、自由、釋放等;後者則包括令人難受的情緒,如憤怒、妒忌、怨恨、憂傷、羞愧、內疚等。
許多人從孩童時代已被身邊的人(包括父母、師長和同儕)的說話和態度所影響。若他們單在歡笑和合作時才被接納,哭泣或發脾氣時則遭責罵,那便會形成一股潛移默化的力量,使他們相信「識做人」就等於隱藏不討好的情緒,這樣情緒便給定了好壞之別。近年本港兒童及青少年自殺個案急升,令家長、教師與社會人士束手無策。大部分斷然以自殺結束生命的少年人,多數都長期壓抑「壞」情緒,就像埋了一個計時炸彈,一旦導火綫被點燃就會釀成災禍。所以,平日要鼓勵身邊的青少年表達那些「壞」情緒,表示樂意聆聽他們難以啟齒的感受,如焦慮、挫敗、羞恥、內疚等。若他們平日常有疏導情緒的機會,少許的精神壓力,如成績欠佳或感情遇到挫折等,就不會成為致命傷,導致悲劇發生。
突破機構
李兆康、區祥江 節錄自突破叢書:《情緒有益》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