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識外向的朋友嗎?他們通常健談開朗,相識滿天下,身邊的朋友團團轉。相約他們非常困難,因為他們的時間表堆得密密麻麻,有些更自稱派對動物(Party animal),跟老朋友敘舊或結識新朋友,都是那麼自然得體。正值最需要朋輩認同的青少年階段,有不同的朋友對自我形像有莫大的影響。性格內向的我,雖有幾位很投契的朋友,但曾經非常羨慕(甚至妒忌)性格外向的人,總幻想能像他們交遊廣闊。讓我們從心理學的角度看看外向跟內向,究竟如何影響我們交友的數目?跟友誼的質量又有甚麼關係?
二十世紀初心理分析學者容格(Carl Jung)將人類性格分為四個兩極的向度,外向與內向屬於性格的其中一個向度。嚴格來說,我們都在這兩極之間(Continuum),只是趨向某一端。容格認為,內向跟外向的基本分別在於兩者獲得精力的形式不同─形像化一點,即「叉電」的方式不同。外向的人覺得疲乏,會選擇從外在環境尋求;相對內向的人,他們會選擇獨個兒或散步恢復精力。容格認為外向與內向沒有好壞之分,但是這個以外向者為主流的社會,內向者往往被認為不善交際、害羞,甚至是能力較低的一群。
我是內向的人,對內向和外向的誤解,令我從小對自己的性格有很多不滿,覺得自己拙口笨舌,不像其他人那麼健談。直到上了神學院讀心理輔導,老師提到每個人的性格各有不同,好像有人生來慣用右手或左手。她着我們用不慣用的手抄寫一段文章,再問我們的感受。當我們大家看着手上歪歪斜斜的字時,不禁感到很挫敗和沮喪。從那一刻,我開始學習接納自己的性格。
雖然朋友不多,但都是深交,在對方有困難時隨傳隨到、義無反顧的同行。朋友,除了數量,還有質量。交友的深度和闊度同樣重要,讓我們努力在當中找到平衡,而不是以朋友的多寡定義自己。
周偉豪
突破叢書《無朋友作者》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