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又是開學的日子。上世紀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Learning:The Treasure Within)就教育的方向,首次從全球化、民主參與,以及永續發展的向度,做了一個全面的報告,指出二十一世紀的教育的四大支柱:「學會認知(Learning to know)」、「學會做事(Learning to do)」、「學會共同生活(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學會做人(Learning to be)」。若放在香港今天的處境,我認為更必須加上「學會失敗(Learning to fail)」!
曾幾何時,有人提出要讓孩子「贏在起跑綫上」,簡直是把中國人「望子成龍」的傳統心態進一步推到學前階段。「贏」這個字的對立,就是「輸」,而過早灌輸這種贏輸、得失的觀念,為失敗的經驗一錘定音,就會把所有彎路看為孩子的負資產,然而彎路是否必然等同不可逆轉的失敗?
青少年成長並沒有捷徑,不經過挫折、失敗,哪有成功、成長?你以為這是為了安慰所謂「低成就」的一群而有的設論?事實反映,能學會面對失敗、犯錯,並非前者獨有的需要。大概十年前,史丹福大學和哈佛大學首先提出Failure deprived 一詞──他們看到很多學生雖然應試一流,面對日常的掙扎卻束手無策。美國麻省的史密斯學院(Smith College)為著名「七姊妹學院」成員之一,他們去年開始了一個名為Failing Well的項目。它的主要目標並非那些面臨不合格或停學的同學,反而是一大群可能只因為拿不到B,就沮喪不已的同學。這些同學自小成績名列前茅,進入大學後才發現一山還有一山高,除了高度的競爭,更發現自己不能像從前一樣達到或保持「完美」的成績,一時間接受不到,很容易會陷入各種精神、情緒的困擾。
今日的社會,從少年到成年的轉型,過渡時間愈來愈長,過程也愈來愈複雜。我想,成年人若能夠給年輕人多一些空間犯錯,至少讓「失敗」二字不再成為忌諱,這可能是我們送給這一代最好的禮物 ……
撰文:萬樂人
突破機構總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