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亞氏保加症(Asperger syndrome)孩子的家長傳來短訊,分享她對美國電視劇《The Good Doctor》(港譯:好醫生)的觀後感。劇情講述一位患有自閉症的年輕醫生,如何在大醫院的環境中生存和工作;而他所表現出來的特徵,讓這位母親會心微笑,同時覺得媒體願意主動談自閉症,也算是一種教育,叫公眾更多明白他們。
香港政府自1997年推動融合教育,協助有特殊教育需要(SEN)學童,當中包括專注力不足或過度活躍症、讀寫障礙及自閉症等,在2016 / 17學年共有 四萬二千多名SEN學生就讀於各官津中小學,佔總學生人數7.8%,還未計算直資、私立學校在內,五年間人數大幅上升37%。雖然,政府就「學習支援津貼」不住加碼,家長、師長,以至學生本身的無力感仍然沉重;一方面在融合教育之下,有近半SEN學生面對學習困難。在現實中,並非人人好像《The Good Doctor》 中的Dr. Shaun Murphy那樣,可以應付傳統教育的要求,但這不表示他們沒有其他的長處和潛質。
另一方面,正如家長友人所關注的,就是要打破社會對有特殊需要學生的標籤,甚至偏見。接受別人的不同從來不易,更何況身處無論心靈、生活空間都十分匱乏的香港,我們對非主流的人和事的承載力實在愈來愈低。我想,其中大部分問題是出於溝通的失效。不少SEN同學的社交、表達能力,通常正是他們的軟肋。這不僅造成孩子與父母的隔閡,亦不時引起師生和同學之間的衝突。電影《桃姐》監製兼編劇李恩霖就為今屆香港藝術節創作了一個音樂劇《陪着你走》,內容描寫有自閉症、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等青年人,如何接收外界的信息,並怎樣與身邊的人溝通、同行,在迷惘中發掘出路。
編劇特別提到有關創作的靈感,主要來自盧冠廷的故事,話說他原來自小有讀寫障礙的困難,但後來卻成功在作曲、演奏中找到表達自己的方式,開啟了與世界對話的一扇窗戶,重建校園生活,說明音樂——可以是一個溝通媒介。
《陪着你走》是盧冠廷早期的作品,而歌名正好反映出人與人之間,最重要是陪伴與發現。讓我們發現自己的同時也接納對方,只要彼此都願意打開心窗!我相信,你一定可以看見更美的風景!
萬樂人
突破機構總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