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涯」呢?這字是用來指一段由始至終的時間及其中的經歷。「生涯」自然是指生命由始至終的過程,是三個「涯」中最闊的。以現代人平均壽命計算,一個人的生涯平均可以到八十、九十多歲。在這段漫長的歲月中,人為何而生、應如何過活、可以怎樣自處、可怎樣在家庭、社會、以及國家、世界,甚至教會中善用生命、又可以怎樣計畫自己的將來呢?一般人十多二十歲便開始懂事,會為自己的人生思考,而上述這些問題就是生涯規劃的範疇了。
「學涯」是指在這人生中,應該學些甚麼知識可賴以生存、生活得好及活出人生意義,又怎樣去學才有效能、要如何計畫等等,都是學涯規劃的範疇。生涯和學涯幾乎是重疊的,但當人仍在嬰孩階段時,所要學的都受本能和生理需要驅使,學習大部分是無甚選擇或計畫的,長大了,便要面對學習甚麼的問題了。到了晚年,人仍需要學習,規劃也會多點果效,但若是老得無力或患了腦部退化症,生活已不能由自己控制或規劃的了!若撇除嬰孩和暮年兩個階段,學涯幾乎是和生涯一樣長,若要有成果,還是得做些規劃好。
「職涯」是指人一生所需要工作的時間。一生可能要做一種或多種職業,對大部分人來說,工作既為謀生,亦有是因興趣或發揮天分而做的,但從事甚麼職業其實又與社會的價值觀和發展息息相關,我們會問自己一連串的問題:究竟甚麼職業才會適合自己、又怎樣才可藉工作將自己的潛能及天賦發揮得好呢?如何才可找到這種合適的職業?如何做好準備及提升自己去從事這種職業呢?如果中途要轉換職業,又應如何應對呢?這些都是涉及職涯規劃的。除了從事終身職業的情況外,職涯一般來說比生涯和學涯短,但平常而言,都有幾十年之久,實在需要好好考慮。
總言之,「生」、「學」及「職」三方面對人來說都是很重要的,無論談論哪一種「涯」,都涉及人生一段頗長的時間,而裡面所作的一切也構成一個人生命的內涵(being)及身分(identity)。在建構不同的「涯」的過程中,人會自忖:究竟人是否可以給這三涯作出規劃呢?而規劃對最後的成果又會否有甚麼影響呢?
無論採取甚麼立場,我想最重要的是,讀者要為這個關乎自己一生得失成敗的課題做個檢視及選向。我鼓勵讀者作獨立批判去思量,建構屬於自己的人生觀及工作觀。
張文彪 - 《做自己的生涯規劃師》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