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忙甚麼?」相信是香港人見面時最常問的問題。無論大人和小孩,工作和學習的時間表永遠被編排得密密麻麻。忙,彷彿就是評價一個人的價值的唯一指標。這個現象尤其對內向者構成很大壓力,因為內向者比外向者需要更多的時間和空間去恢復心力,而最有效的方式往往是舒服的躺下來,發發白日夢,甚麼也不做。但這表現往往被人誤解為無所事事、懶散和不思進取的表現。其實這種無為的「佛系」狀態對所有現代人,尤其是內向者的身心有非常重要的心理幫助。首先讓我們看看忙碌的起源。
「泰勒化」(taylorization):費德力克。泰勒(Frederick Taylor)於十九世紀在《科學管理原則》一書提及科學管理(scientific management)的概念備受崇尚資本主義的企業家的青睞,將勞工的生命與企業的生命結合為一。為了提高生產效率,工作會被分拆成細件,由每一位員工專職完成單一的工序,達致以最少的時間(成本)獲得最大利潤的目的。換句話說,在有限的時間裏我們被擠壓入愈來愈多的工作量,為了不斷提高效能而把人類的能耐推向毁滅性的極限。每星期的加班時間,正逐漸侵佔我們的個人休息和家庭時間。雖然電子科技的進步,工作效率節節上升,但撫心自問,我們活得快樂嗎?生活質素有提升嗎?作為貧富懸殊數一數二的地方,同時擠擠身十大最不快樂城市的香港市民,把工作排得「密不透風」的現象,給我們甚麼啟示呢?多勞又是否多得(生活質素和幸福感)呢?在生活裏間中放放空是否罪過呢?
從腦神經科學看無所事事:斯密德(Andrew Smart)在他的著作《閒散的藝術與科學》(Autopilot: The Art and Science of Doing Nothing)中,從腦神經科學的角度看閒散對人類的健康甚至命運的重要性。其中一個重要的研究發現,當人類處於放空狀態(如發白日夢、游手好閒或Hea的時候),大腦的某些部分會活躍並連結起來。科學家稱之為靜息狀態網絡(Resting State Network,簡稱RSN)。這個發現,與傳統認為人類休息時大腦也會休息的學說,大相逕庭。斯密德研究發現除了回應外在輸入(如上司的工作要求)令大腦有所回應的活動之外,另外一個由內部發動,自發性的大腦活動(即放空或RSN的狀態)對人類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
周偉豪
突破書籍《無朋友》、《改寫未來的9種生存力》(合著)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