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下去的 勇氣和善意(三)

從2023年2月開展的旅程,到2023年10月的某天,竟然走到終點,百感交集,一時間說不出甚麼。約莫八萬字的初稿完成了,我卻沒有把握,有沒有人看見它出版的價值,但我願意放手一試。我衷心感謝突破出版社對這部中篇小說的肯定,見到它的意義,讓這部作品有機會遇見廣大讀者。實體書種出版經營日難,願意把資源投放在一個沒有名氣的作者身上,當中的勇氣和善意,都是這個時代必須欣賞和珍惜的美德。非常感謝編輯一路上的鼓勵和引導,在各方面展現專業精神,亦感謝設計部及市場營運同工的辛勞付出,好使這部不無瑕疵的作品,能夠以它最完滿恰切的姿態示人。前獨立書店Hiding Place店主Gabriel是這部作品的首個讀者。他熟知我的文字,全因他多次是我書寫的直接對象。我也熟知他睿智的回應和具體的同行。他扼要地在深處點出閱讀角度,以客觀的筆觸推薦這部小說,彷彿沒有把我們深厚的情誼計算在內,一切來得心照不宣。選在那個日子寫成推薦序,足見他別緻的心思。

 

小說書寫往往被當作個人成就。然而,個人的基礎在於群體,猶如虛構的底細源於現實。風箏不斷線,這是吳冠中的說法。我的線連繫的地方,必有他們的身影:愛妻的勞動讓我有勞動的空間,我們的付出彼此補足,這是二人比一人好的豐饒滋味,我竟然有幸每天品嘗。兩個孩子到了學會咬文嚼字的年齡,還時常好奇爸爸在敲甚麼句子,故意逗我。字面意思他們可以讀可以猜,但底層的迂迴還是距離他們有點遙遠。他們不過是小學未畢業的孩子。等到有天,輪到他們徘徊於三十面前,我願意從書架摘下舊書,讓他們讀讀這個故事,又聽聽他們的故事,陪他們多走一段。母親年歲漸長,但她年輕時不經意播下的種子,到今天在我的生命中,依然生效,我終生銘記。沒有他們,便沒有這個書寫的我。在此,我衷心一併道出感謝,縱使小說中屬於他們的身影,或許別人都不清楚。當日我對自己許諾:假如《倫日央的三十前書》有出版的機會,遇上知音讀者,我願意未來在小說創作的路上,繼續探索,實踐,再進一步。這是我對自己的期望。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