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修快訊 [ 更多 ]  
CIPP渠管修復新技術 先聘請後培訓 把握黃金機會入行
與傳統渠務工程不一樣,現時原位內搪喉管修技術主要在地面操作電腦及儀器,適合年輕人入行。
導師指導學生操作不同儀器,並學習以電腦監測復修管道的過程。
香港渠道老化問題嚴峻,全港大部分下水道和雨水渠已有30至50年歷史,面臨結構風險。除每5年一檢外,預計每年需修復渠管的長度會逐步提升至90公里,遠超現時約50公里的修復量,勢必大增行業人手的需求。近年渠務署引入創新技術 「原位內搪喉管修復法」(CIPP) ,透過現有管道內重新鑄造內襯,延長使用年期,避免龐大開挖工程。

CIPP主要步驟是先把聚酯纖維軟管套筒從豎井拉進原渠管,再以氣壓令軟管套筒膨脹至緊貼原渠管,最後注入蒸氣或使用紫外光儀器令軟管套筒固化成新的結構層。這種技術有助於增強渠管的載荷能力及防鏽能力。

香港建造學院(學院)與渠務署合作,將原位內搪喉管修復工(又稱 「管延膜師」)納入學院的 「中級技工合作培訓計劃」(下稱 「培訓計劃」),讓符合培訓計劃所訂資格的僱主採用 「先聘請、後培訓」 方式為其僱員申請參與培訓計劃。

提升工程效率 減少環境影響
有參與培訓計劃的僱主指出,配合專業工程師計算用料並擬定各工序,紫外光 CIPP不但能讓工程時間縮短,減少封路時間,還可以減少濃烈氣味,讓工友健康更有保障,也減低對鄰近大廈使用者影響。

培訓內容 技術與安全兼備
該僱主續稱,「與傳統地渠工人不一樣,現時原位內搪喉管修復工基本上在地面操作電腦及儀器,再加上整個培訓過程中,會讓員工深入了解每個施工過程和工作崗位,讓他們能充分理解所需工作安全守則背後的含意,是一份專業且安全的工作,適合年輕人入行。」

「中級技工合作培訓計劃」新增CIPP成為培訓工種,學生受聘後會隨僱主安排導師學習,導師均具備不少於5年CIPP相關工作經驗,有關經驗需要由相關僱主確認並由渠務署審批;完成培訓後,學生需參加由渠務署擬定及審核之「原位內搪喉管修復工」畢業評核考試,香港建造學院會向考試合格學生發出證書及一筆過獎金$10,000。

紫外光CIPP工作流程
CCTV系統檢查渠道內損壞情況>高壓水機配合轉向式噴嘴清洗渠道>聚酯纖維軟管套筒套進原渠管,加壓使軟管套筒膨脹至原渠管壁>運用紫外線固化軟管套筒,凝成新渠道結構層

渠務署資深工程師 見證本地30年間渠管修復技術演變過程
現時在渠務署策劃及復修部擔任首席項目統籌的陳志明先生本身是工程師,服務渠務署逾三十年,見證了渠管修復技術的演變過程。陳先生憶述,昔日的渠管維修工人須長時間在沙井、渠管等密閉空間工作,要承擔極高的安全風險。但隨?時代進步,渠務署現已盡量採用新的技術及機械設備取代人手工作,藉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工地安全水平。渠管維修人員現時主要在地面操作電腦化監測系統以及其他設備,盡量避免進入密閉空間工作,從而減低安全風險。他續說,署方一直積極和業界合作開發新的修復技術,期望工友日後毋須進入沙井工作,風險減至最低。最後,陳先生強調專業的培訓亦會加強工地安全意識,鼓勵僱主及前線工友踴躍參加培訓計劃,學習及採用既有效又安全的方法為香港作出貢獻。

課程小檔案
培訓 : 中級技工合作培訓計劃 —— 原位內搪喉管修復工
主辦機構 : 香港建造學院
申請資格
- 年齡18歲或以上;
- 香港居民並獲得在香港工作的許可;及
- 過去一年未曾入讀由香港建造學院資助之建造業課程;或過去兩年未曾入讀香港建造學院的監工課程。
電話 : 2100 9000

(以上資料由香港建造學院提供)